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公平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体育工作方面,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市第二十二中学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主题活动
学校安全教育
2021年城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聚焦党建引领教育体育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市教育体育系统坚持红色引领、立德树人理念,充分凸显党的建设引领作用,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局党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细抓准,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新一轮深化“三案”警示教育等工作,统筹推进。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突出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坚持示范带动作用,形成“领头雁效应”。成立10个巡回检查指导组,对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该局坚持把青少年学生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多渠道用好“思政大课”的教育功能,让党史教育在全市450余所学校蓬勃发展,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不久的将来在18万名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深入课堂这个主战场,把党史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百名思政教师讲授百堂党史课”等活动,利用同一门课程不同架构、城乡教学交流等形式,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多种形式打造立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党史教育第一课堂主阵地。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讲好原汁原味的红色故事。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打造“党史微课堂”,多形式、多层次讲好红色故事。邀请“五老”结合革命战争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光辉历史,让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感染青年学生,为他们的学习教育注入“银色力量”。同时,灵活运用“青年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变得“鲜活起来”。结合研学游学,利用我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国家级研学游学基地优势,打造“行走的党史教育课堂”。
此外,该局做好“党史+”多点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戏曲进校园”、“传承教育”等活动中,把红色教育与优良家风相结合,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进头脑、进心灵。聚焦群众“急、难、急”问题,用心办好工作。聚焦“好学校”,充分发挥“名校”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加快建设一批新建学校,切实消除“大班额”“大校本底”。同时,通过新建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对城市社区扶持幼儿园进行专项管理等方式,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供给,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我市庆祝第 37 个教师节
杨村中学
注重提高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兼顾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大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特殊教育等,构建了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并行不悖的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去年全年投入2400万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及时调整认定和收费标准,落实和完善财政补助标准,有效缓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不足问题。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继续开展城市社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郊区罗家村幼儿园开展幼儿户外游戏和自主活动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10所幼儿园通过市级一级幼儿园评估认证,秋季开园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名额1600余个。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56人以上班级全部实现“零差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上海四季教育集团紧密合作,开办“四季创新实验班”,第十五中学西湖校区、师范附小西湖校区、人民幼儿园西湖校区去年正式招生,着力打造西湖新区教育高地。北京师范大学铜陵实验学校建设稳步推进,今年秋季顺利入学。同时,大力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积极引导铜官区、义安区、郊区等地在全市率先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区)。
实施高中教育特色化、多元化发展。落实《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高中结合实际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申报安徽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全国示范。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研究,推广班级制、学分制等个性化学习管理模式。加快融入长三角,与上海市浦东、松江区建立教育友好合作机制。一中与上海市松江二中、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结为友好学校,三中与上海市川沙中学结为友好学校,铜陵中学与上海市松江一中结为友好学校。
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立职教园区联席会制度,开通信息“直通车”,采取订单式培训、专场招聘会等模式,着力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深化与长三角电子信息职业教育合作,成立铜陵市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加快推进申报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大国工匠基地建设,2020年底建成机电一体化等首批3个试点专业基地,全力支持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取得优异成绩,在积分榜和总奖牌榜上均位居第一。
支持特殊教育,为折翼的天使提供一片天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努力扩大招生规模,确保不让一个特殊儿童掉队,入学率基本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我市特殊教育尊重每一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育需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康复与教育相结合,开展个别化教学,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补齐短板,促进发展,努力为孩子们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曾考入南京市聋校、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等学校,在国际、全国特奥会、省市残运会、特殊奥运会中多次斩获金牌、银牌。
瑞龙小学牡丹文化节
田家炳小学东山校舍新环境
田家炳小学东山校舍迎来新学期
聚焦立德树人育人方向 坚定不移
我市全面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育人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微信、来信、动画短视频等方式积极宣传疫情发生以来的感人故事,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播撒教育种子,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生爱教、信仰教育、科学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践行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市依托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和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印发《心理健康防护指南》,发动各年级教师用手机录制“老师有话说”短视频100余条,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确保返校期间校园安全的意见》,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和重组家庭儿童、流动儿童、困难学生、高考、中考考生等特殊群体,加强教育引导。
提高教育质量。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意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健康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和爱国健康教育等,深入开展“‘传育进’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工作,建设美丽和谐校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增强队伍力量。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深入探索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组织开展第二届铜陵市“新时代好青年”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去年11月底,铜陵市教体局在全省率先印发《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要求,创作了垃圾分类宣传歌曲《绿色铜都你我他》和微电影《垃圾分类督导员邝小明》深入落实垃圾分类行动。
市教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检查校园住房安全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阳光班分部现场会
聚焦全民健身 努力创建体育强市
我市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新路径,不断优化整合体育资源,推动赛事形式多样化,提升赛事品牌力和体育特色,加强体育文化传播,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激发体育新动能。
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去年以来,市教体局制定下发《铜陵市加快全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快乡镇“三个一”建设,新建、改建社会足球场28个,省政府交办的24个体育场地提前完工。积极推进西湖体育生态公园室外体育设施建设,室外篮球场、棋牌健身站、体能健身区等区域已建成。体育场地总数3851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1平方米;健身步道983条;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47个。
完善群众家门口健身设施。结合旧城、老旧小区改造,利用全市闲置空地、小区广场、废旧物品,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口袋式”体育公园、社区健身公园等体育设施。2020年,铜陵市利用市区原铁路专线改造建成北斗城市体育公园。全市新增晨练、晚练场所21处、社区体育俱乐部4个、新建全民健身公园41处、改扩建体育场馆7处。2021年,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设施不少于77处。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结合重要节庆、纪念日,举办2020年全民健身迎新年活动、2020年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铜陵市“四球一舞”业余联赛、铜陵市首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357场,累计参加人数3万余人次。其中,市级百人以上活动19场,参加人数近万人次。举办第五届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共获团体奖26个、个人奖42个、奖项241个。铜陵市代表团荣获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发挥体教融合优势,推进运动训练多元化,举办2020年铜陵市中小学生羽毛球、乒乓球、校园足球联赛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近2万名学生参赛。参加安徽省年度锦标赛,共获金牌30枚、银牌19枚、铜牌20枚;参加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男子甲组第二名。
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教体融合举措。今年我市将义安区第二中学划转市教体局管理,更名为市第十八中学,成立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是教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局将优化全市基础教育布局,借教体融合的“东风”,把有限的体育经费向青少年倾斜,着力培养我市竞技体育人才,为铜陵青少年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019年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联赛
铜城市德育联盟“一行一场”成长之旅
2020年安徽省全民健身日铜陵会场
注重全面保障和不断提升教育和体育治理能力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提升教育、体育等治理能力,顺应形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县办学聘任制”管理改革,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铜陵市中小学教师“县办学聘任制”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参与“2020年长三角中小学优秀后备干部跨省市挂职”项目,定期选派名校长、班主任、教师到长三角优质学校跟踪学习。开展铜陵市第六届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工作,选拔市级“学科带头人”129人、市级“骨干教师”357人。对2020年新任教师304人进行上岗培训。选派11人参加2020年援疆教育人才工作万人计划。印发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学徒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调动、任免干部近35名。
加强校园安全。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主题班会、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加强对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品卫生等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持续加强全市校园传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最大努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强化资金和项目保障。2020年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受益学生7465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总投资1742万元,完成项目面积56330平方米。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总投资1790.04万元,改造一县三区24所学校25个项目,总改造面积54970平方米。2021年完成33所农村中小学、19个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任务。
聚焦“双减”工作服务儿童健康成长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训练负担的意见》,切实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训练负担。
近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双减”教育督导工作部署会和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会,部署推进“双减”和“五个管控”工作。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是建立健全“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半月报告制度;将“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督导评估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责任的重要内容,确保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有效;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广告管控措施,校外培训机构要切实落实预付培训费风险管控;细化任务,压实责任,落实到位,协同配合,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安全。高效落实和推进“双减”工作。
召开“双减”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
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铜陵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公益性、自愿参与、安全有序四项工作原则。明确县(区)政府是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主体,负责统筹协调、做好本区域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学生、家长必须自愿报名,严禁强迫、变相强迫学生参加,拒绝有需要的学生参加。政府、学校、家长要共同合理分担课后服务的运行成本,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后服务。
市教体局也向家长发出信函,明确该局将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效益、规范校外管理入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并呼吁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人才培养观,不盲目跟风,拒绝家庭教育“内卷化”。鼓励孩子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努力学习,合理选择课外训练内容,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我们的好家风》进课堂
“在阳光下成长”——铜陵市第九届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杨竹青、徐晓波)
结尾